12月24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发布讣告,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蒋华良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3日15点54分在上海逝世,终年57岁。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方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蒋华良的病因与新冠无关,相关医院的结论为“心跳骤停”。
讣告
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蒋华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3日15点54分在上海逝世,终年57岁。
蒋华良先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肩负重任、攻艰克难,把全部精力奉献于药物科学基础研究和新药发现,积极推动中国药物科学发展。他一生潜心科学、求实创新、奖掖后学,为创新药物研发和药学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
蒋华良先生英年早逝,全所职工和研究生万分悲痛,将举行悼念活动,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特此沉痛讣告。
蒋华良先生治丧工作小组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祖冲之路555号中科院上海药物所
联系电话:15618356622(李军)、13337691262(樊书宏)
传真号码:021-50807088
电子邮箱:suoban@simm.ac.cn
代办花圈花篮:联系人李军,电话021-50806898,手机15618356622
蒋华良校友曾在南京大学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作为校友嘉宾致辞,以下是演讲全文: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蒋华良校友在南京大学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演讲正文
亲爱的学妹学弟们,尊敬的胡书记、吕校长,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应母校邀请,在新生开学典礼上致辞,这是我莫大的荣幸!这也是我自1987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后,第一次面对母校这么多的同学和老师发言,心里无比的激动,也十分的忐忑。总想讲一些对今年入学的新生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发展有用的东西。经过近一个月的思考,我将今天发言的主题定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中国人历来重视读书,或广义上来说重视教育,把读书当作最高尚的事情。宋朝元符三年进士汪洙的诗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曾激励多少学子“头悬梁,锥刺股”般地勤奋读书,目的是自己将来有一个好的前程。长期以来,大多数人狭义地理解了这两句话的含义,认为读书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当官。殊不知,这并非汪洙的本意,这首诗前面还有两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意思是国家重视人才,古今文章会教你们如何成为人才,所以要勤奋读书。汪洙中进士后,任明州府学教授,认真教书育人,被尊称为“汪先生”。他的许多名言名句,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诵不息。
读书是个永恒的主题,然而,每个时代、每个人,读书的目的、对“读书”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均不相同,并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看到中华不振,帝国主义列强的霸道和对中国百姓的欺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激励了几代中国人为国为民而勤奋读书。
我今天主要讲几个有关读书的故事,希望对今年入学的新生有所启示。
使中国药物科学化,创制良药,解除百姓病痛。我给同学们介绍的第一位读书人是我们南京大学的杰出校友、我所创始所长赵承嘏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赵承嘏先生是前清秀才,为实现科学救国之梦想,弃文从理,去英国和瑞士留学,1914年在日内瓦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位化学博士,博士论文做的是天然产物延胡索甲素的全合成,毕业后留校当助教,并继续从事有机化学研究,是第一位在欧洲从事科学教育和科研工作的中国学者。两年后,赵承嘏去法国罗克药厂工作7年,任研究部主任。1922年,国内传来北洋政府摧残中医学的消息,他婉拒药厂的诚恳挽留以及老师和同事的再三劝阻,决定回国工作,实现中草药化学研究的理想。他说:“祖国需要,刻不容缓,我不怕苦”。他辞去薪金优厚的法国药厂的工作,由于法籍夫人和女儿不愿意离开法国,赵承嘏便毅然只身回到祖国。回国后,赵承嘏受聘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任数理化学部教授,讲授工业化学课程,著名化学家吴学周院士、柳大纲院士等都曾经上过他的课。后去北平协和医学院工作,并于1932年创立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前身),赵承嘏先生成立药物研究所的目的是“使中国药物科学化,创制良药,解除百姓病痛。” 他一生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努力,建立了我国天然产物和现代药物研究体系,他的研究成果举世瞩目,这里仅举两例。在抗日战争期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赵承嘏与药理学家张昌绍、陈克恢等合作,从中草药中发现抗疟药物,他们从常山中发现常山丙碱的抗疟作用为奎宁的148倍。这一研究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世界抗疟药物研究中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峰”,常山碱化学和药理研究的论文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足见当时这一研究的水平之高。通过这一研究,培养了高怡生(南京大学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药物所第二任所长)和周廷冲(中国科学院院士)等一流的化学和药理学人才。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庄长恭先生(曾任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等一起,解决了国产青霉素工业化生产的难题,挽救了无数志愿军的生命,为保家卫国作出重要贡献。赵承嘏先生以“科学救国”为目标,出国留学,学成回国,报效祖国,形成了上海药物所“基础研究,新药创制,多学科合作,人才培养,技术转化”五位一体的传承基因,“研制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已经根植于每个药物所人的心田。
成绩超过东京帝国大学的学生,也是一种抗日。我的导师,著名药物化学家嵇汝运院士,1937年考入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正值抗战爆发,中央大学不得不搬迁重庆。嵇先生那个年代的大学生,都是在茅草房中上课,在敌机的轰炸声中读书。嵇先生曾告诉我,他们有一种信念,一定要读好书,为抗战胜利学真本领。当时中央大学学生的口号是:“成绩超过东京帝国大学的学生,也是一种抗日”。这是那个特殊时期大学生读书的目的。这一特殊时代催生了一代栋梁——杨振宁、李政道等获得诺贝尔奖,培养了钱学森、邓稼先、程开甲等23位两弹一星功臣(其中中央大学校友9位)。抗战胜利后,中央大学快速发展,跻身国际一流大学,1948年排名亚洲第一,国际第49名,超过了东京帝国大学(现为东京大学)。
为实现四化而发奋读书。下面简要谈谈我们这一代人读书的经历。1983年,我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读书,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国家还十分贫穷落后,国家号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我们这一代人在大学读书时最流行的口号是“为实现四化而发奋读书”。南京大学读书的氛围和认真读书的情景至今难忘,大家都喜欢坐在前排听课,一门课上完后,要奔跑着去另一教学楼的教室抢位置;很多学生喜欢彻夜读书,经常为占领通宵不熄灯教室的位置而发生“冲突”;一早图书馆门口即排了长队,等开门后在图书馆找一个好位置自习,实在找不到地方学习的学生就将食堂的餐桌当成课桌……1980年代,南京大学老师教学的目的是为祖国四化建设培养人才,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为四化建设添砖加瓦学好本领。当时南京大学教学和科研条件远不如现在,但培养了一批为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和军事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1980年代的毕业生中,1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也成为改革开放后毕业生当选中科院院士最多的高校。我本人也在南京大学掌握了扎实的化学理论和技能,并选修自学了一些数学和物理知识,为我从事创新药物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我担任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4年,管理工作也算卓有成效。如果我在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就,那么在南京大学读书时所受到的科学训练,所培养的人文素养起了很大的作用。
今天,我特地对新入学的学妹学弟们谈读书这一话题,有特别的用意。今天的中国再一次处在历史的关键时期。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后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看来,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因此,你们生逢其时,在中国发展这一十分关键的时刻,进入大学学习,应该感到庆幸,应该有一种自豪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届时,你们的年龄刚好与我现在的年龄相当。因此,你们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们的贡献十分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你们进入大学学习,应该感受到压力,应该有一种历史使命感!
然而,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会一帆风顺,困难已经显现:美国发起的贸易战逐步升级,西方反华势力唆使香港废青发动的港独和暴乱活动还在继续……凡此种种,依然是西方列强企图阻碍我们发展,阻止我国复兴。你们应该学习我们先辈们的精神,越是在列强欺凌我国的时候,越是在艰难困苦的时期,越要自强不息,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学妹学弟们,最后,我送你们一幅对联:不忘初心育繁星,成己达人梦远行。南京大学历史悠久,你们在学期间会看到母校建校120周年校庆;南京大学科学素养扎实,文化底蕴深厚,你们一定能在这里学到想学到的文化和科技知识,获得今后生活和工作所需的能力。我真心希望你们在南京大学把书读好,也真诚地祝愿你们在南京生活快乐,有一个终身难忘的大学时代。
编辑、审核: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TOP大学来了”综合自“南京大学校友总会、第一财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