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 首页 > 国内新闻

雪域苍穹下,66000次银幕绽放

更新时间:2022-06-05 22:21:38 点击:目前没有统计

  天色渐暗,叮当的牛铃声从远处传来。这是牧人晚归的时刻,也是牧民罗珠开始忙碌的时分。村口空地上,他手脚麻利地支起一块幕布,架设好放映机和音响架。村里的孩子们立刻围过来,叫嚷着要看喜欢的电影。大人们也拉着家里的长条毯,闻声而来。

  这是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巴灵村的一个初夏夜晚。海拔4300米的草原与伸手可摘的云朵连成一片,用作放映电影的幕布像一幅展开在天边的画布。罗珠今年62岁,是当地一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从1985年开始,他放映电影的脚步遍及了当雄县近200个村落。

  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巴灵村,罗珠在搭建幕布。新华社记者 孙 非摄

  第一次看电影那年,罗珠10岁。在他印象里,铁箱子里装的放映机,是不被允许碰触的珍贵物件,搭建幕布是村里人抢着帮忙的活儿。那时的他,只觉得拥有这么多“高科技”设备的放映员是他见过最厉害的人,却对电影内容已经没多少印象。他只记得,“银幕上才旦卓玛老师在北京唱歌”,大家围着鼓掌叫好,连幕布后面都站满了人。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县里招电影放映员,会开手扶拖拉机的罗珠脑子灵活、人也勤奋,成功得到这份梦寐以求的工作。从学习倒带、架幕布开始,罗珠走上了电影放映之路。

  那时,牧民的文化生活还比较匮乏。村民们甚至会在夜色里拖家带口徒步十几里地,跑到邻村看一场电影,即使下雪,也会一边跺着脚,一边津津有味地看。影片结束,大家在幕布旁跳起锅庄舞,伴着星斗欢歌。

  而那时的罗珠,是大家心中的“红人”。放映结束,孩子们常常央求他“再留一天”“再放一场”。他的手扶拖拉机里载着幕布、放映机、胶片、发电机,以及路上的口粮和被褥,走一圈下来要3个多月。

  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巴灵村里在放映电影。无人机照片(来自新华社)

  后来,罗珠放的电影从画面斑驳的老胶片,变成了色彩缤纷的数字电影。影片供应也在更新,动作片、战争片、关于畜牧养殖的科普片,还有讲述西藏解放历史、民族团结的影片等。农牧民甚至可以提前选择片单,在村里“点单”观影。

  与此同时,电视、手机也在慢慢普及,聚集在村头看电影不再是唯一的消遣。但人们依旧期待罗珠的到来,像是期待记忆里的一场仪式。37年间,罗珠为他们点亮了高原村落的夜生活,架起了藏北高原牧民与光影世界的桥梁。

  苍穹之下,银幕微光映照着巴灵村女孩儿阿旺曲珍红彤彤的小脸。今年6岁的她倚在奶奶身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幕布,第一次看电影的她“好像在梦里”。在她周围,放牧回来的汉子、织完邦典(藏族围裙)的少女,看着电影不时交谈,说说笑笑。对村民们来说,这个临时搭建的“电影院”也是他们翘首以待的“社交平台”。

  2021年,西藏近500个基层电影放映队共放映公益电影超66000场。数万场放映的背后,是一个个基层电影放映员的辛苦付出,为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增添助力。

  据介绍,西藏自治区电影公共服务中心正逐步开展将露天电影转向室内的试点工作,把电影放映的服务,下放到乡镇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群众提供更便利、舒适的观影体验。

  对罗珠而言,无论是在风吹日晒的草原上,还是在可以遮风挡雨的室内,“只要幕布一亮,群众开心,我就心满意足了。”卞 婷 孙 非 刘 颍

  (据新华社电)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随机tag
标签